法国有什么艺术学院? 目前,在法国大约有600多所高等院校,这些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综合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另一类是艺术类院校,包括综合性美院(conservatoire d’art et de design)、专业型美院(conservatoire à rayonnement régional)和艺术技术学院(école d'art et métiers)。 在所有艺术类高校中,又以综合性美院和专业型美院最具代表性。
1.综合型美院——以“综合性”著称的公立艺术学院,一般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装饰、服装设计等专业。学生在这些学校里可以接受到全面的艺术教育,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处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
2.专业型美院——“专业”二字显然要比“综合”来得具体些。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能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相对于综合类学校而言,专业性美院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课程设置也更有针对性。
不过,由于对专业能力的侧重要求有所不同,专业型美院通常分为三种: (一)着重于理论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如法兰西大学的建筑系就隶属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Écoledes Beaux-Arts),这里所强调的“古典”并非指复古风格而是注重追溯本源,寻找设计的源头。
(二)偏重实验性,如索邦大学的平面设计与多媒体专业。在这一类型的院校中,学生能够接受到最为前沿的专业知识,并有机会做实验性的项目探索。
(三)兼具理论和实践,如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这个院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操技能,因此课程当中既有纯理论的课程设置也有实际的项目训练。
赞同 680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9 5:42:38 法国艺术学院在16-17世纪的法国达到鼎盛,1648年,以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为首,集全法全国精英在巴黎创建了“法兰西罗马美术协会”,1705年正式更名为“法兰西艺术院”,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艺术学院。由此,法国艺术学院制正式确立并走向鼎盛。
17世纪的法国艺术,以“达芬奇学院风”为代表,这股崇尚精致唯美和典雅庄重的艺术之风从意大利流入法国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为以轻快流畅的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以构图严谨、形象俊美和格调高雅的肖像等画种为主流风格。
法国艺术学院体制的建立,标志着艺术教育实现了从师徒制向学院体制的转换,学院体制以其严谨和规范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无数艺术精英,其核心就是以素描和油画为主的造型训练,强调规范、严谨、真实、完美,在300年的发展中,法国艺术学院不仅为法国乃至世界输送了数量庞大的艺术家,而且还培育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和宗师级的泰斗,达芬奇正是在法国艺术学院体制下成长为一代宗师的。
18世纪末以后,法国艺术学院体制遭到以贝洛蒂和大卫为代表的革新派的挑战和冲击,从巴黎沙龙的崛起与兴盛,到后来的印象派诞生和各派革命思潮蜂起,法国艺术学院体制开始处于守旧和保守的地位,并逐渐在欧洲各国的美术学院被取代。
但是,法国艺术学院体制至今仍然在法国艺术界兴盛不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其根源就在于,法国艺术学院体制培养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音乐家,是艺术领域的专门家。在300年的历史中,法国艺术学院造就了无数的艺术精英,他们以非凡的创造和艺术劳动为法国乃至世界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赞同 717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0 15: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