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是什么样子? 答主是312位候选者中的幸运儿之一,很荣幸能参加2016年的评选。 评委和候选者们住在学院的各个房间里(如图)。每天评委们会在大厅里讨论提名的人和影片,然后选出四到五人进入第二轮。
在第一轮中,评委们会对入围者的作品进行一个小时的讨论和投票。如果有一两部作品得票相同,且超出预定名额,则该部作品的评委们需要进行加映审查。 在我参评的这一年,由于加映影片的数量过多,为了节省时间,所有参加加映审查的评委们在电影放完后一起讨论,直到得出结果。在第二天的中午,便能够知道当天第一轮的结果。
虽然学院在历史上从未出现“隔窗偷听”的情况,但出于安全性考虑,评委们的房间都没有窗户,并且与大厅和其他房间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 学院的大厅非常漂亮,每年来这里都能见到不同的鲜花,每个角落都摆放着盆栽。大厅的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钟,上面刻满了姓名:这些都是在电影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名字被永远记录在了这里。在大厅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电影院,里面安放着两排椅子。每年的颁奖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
在颁奖典礼前一周左右的时间,评委们会看到全部的电影资料。但在评定的过程中,他们不会被允许观看任何与评奖有关的资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透露相关信息都给算犯规行为。 每年参选影片的数量不一,有的年份有百余部,而有的年份仅有三十余部。但无论数量多少,每个评委必须看片,并写下完整的影评。
赞同 9923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20 5:59:15 瑞典学院建院于1786年,瑞典学院座落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旧城区(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卡罗林斯卡广场上。瑞典学院是一座由瑞典王室出资兴建,完全独立于王室,独立于政府且独立于各种政治组织的王国最高学术机构。
瑞典学院的创立者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瑞典学院的创始人是瑞士人,其发起者则是瑞典和丹麦文坛的作家。瑞典学院筹建之初的出资者就是瑞典国王,瑞典国王每年从王室资产中提取15万瑞典克朗注资瑞典学院。除了瑞典国王之外,其他出资人还包括瑞典文坛作家与一些从事教育活动,学术研究和文艺出版工作的人士。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是瑞典学院的赞助人。
瑞典学院的创始成员总计有15人,其中有10位瑞典语作家和学者。1786年10月2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亲自出席了瑞典学院的始建庆典。瑞典学院的创始成员名单之中就包含了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瑞典国徽之父,瑞典古典文学派创始人古纳尔·贝纳代蒂·埃贝茨(瑞典王室于1979年决定追封埃贝茨为瑞典王室家族伯爵爵位,其后代至今仍然沿袭此爵位)和瑞典著名文学家,诗人贝纳多蒂·加弗斯克,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佩尔·威尔曼和皮特罗·卢尼等人。
瑞典学院建立之时的官方拉丁文名称为:Sueciae Regina et Artium Professorium Societas。瑞典语对应的名称为:Kungliga Svenska Vetenskapsakademien för Språk, Litteratur Och Historia。中文对应的名称有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文学研究院以及瑞典王家文学与历史学院等名称。
瑞典科学院自1786年问世以来始终致力于瑞典语语言研究和北欧文学文化的历史研究和文艺创作与文学理论探索。瑞典学院由18位终身会员组成,这18位终身会员从瑞典的语文学家,文化史学者和文学艺术创作家等群体中遴选。
赞同 725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1 13: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