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服务有哪些?
我们学校是在校学生通过志愿时间进行积分兑换,换取生活学习所需要的物资,以及社团活动的积分,来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奉献爱心的热情。(例如学校搞活动需要志愿者,就可以在这里换) 也有部分高校把志愿服务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当中去,作为评奖学金和保研直博的参考依据之一。
当然,学生们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也是会计算到学校实践学时里的,毕竟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学分制,有学分才能毕业啊!有些学校还会对参加志愿活动达到规定时长的同学发放相应的证明,来激励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过呢,也有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间并没有强制要求,完全是凭学生自愿。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主要也是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现象。
例如在学校里偷井盖,在图书馆里占座不归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风气,也拉低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形象。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1、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孤儿、残疾幼儿入园,给予适当收费减免和教育补助。
2、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本行政区域内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行“以输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做好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行农村和城市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制度。
3、农村电影:对每个行政村每年免费放映一场数字电影。
4、校舍维修改造: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按生均每年14元的标准安排校舍日常维修经费,继续对地震高易发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修缮加固D级危房和改造砖瓦结构校舍给予补助。
5、中等职业教育:本省户籍城乡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救助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中职全日制在校学生,享受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全日制正式学籍涉农专业在校学生,免收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