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学校有哪些问题?
1、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压榨学生。 郑州某著名中学以让学生搞竞赛、保送为主,不抓文化课学习,导致被该校录取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这些学生进了一个所谓的“好大学”,其实只是进了门而已,因为本身基础知识不牢固,学起专业来很吃力,以后读研、就业都受影响。学校的竞赛培训十分苛刻,一些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精神崩溃。
2、对学生心理健康不重视。 杭州某知名高中一个班有好几名学生同时患有抑郁症,因为学习成绩压力太大,这些学生曾经多次想自杀。然而这些学生的抑郁症并没有引起校方足够的重视,直到其中一个女生在宿舍自杀身亡后,其他抑郁的学生才被送进医院,进行心理辅导。
3、只关心考试成绩,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云南昆明有一个高考分数609分(理科)的考生,由于没有填报好的志愿,导致被大学退档,结果这名考生来到名校招生办抗议,不料却被工作人员辱骂。 “你妈气死了!”“考不出就来闹,你的父母是不是没教你礼貌?” 当这个考生哭着跑出招生办公室大门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几个家长围着她,纷纷指责她不应当跑到别人家里去哭。 这个考生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从此患上抑郁症。
宓倩优质答主近几年,名人学校发展很快。很多名人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在他们背后出现了很多带有名人名字的学校,比如说“王羲之书法学校”“聂卫平围棋学校”等等。
这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的确实做得不错,把带有名人名字的学校办成了名校。但相当一部分办学质量却很差,只是在名字方面借助了他们所依托的名人的声望,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在招生时牟取私利。
有些出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很乐意把自己名字赋予学校,以此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他们只在挂牌或者偶尔出席个大型活动。具体的,对学校教学的指导,甚至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把关等几乎没有过问。这就使得一些教育机构和民办学校把带有名人名字的学校当成牟利工具,而不是本着培育人才为目的,来做好办学活动。
出现上述的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规定上对于名人学校如何规范和管理,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对于名人学校管理,相关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尽到好的管理责任。笔者认为,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名人学校在管理上予以规范和约束。哪些名人可以冠名学校,如何冠名学校,冠名后的学校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如何对名人学校进行规范的等级评估等都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其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加强对名人学校的管理,应当及时发现有名无实,教学质量差等的名人学校,勒令停业整顿。特别是对牟利性名人学校必须从严管理,对教学质量差、社会评价度低的名人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以此真正发挥名人学校的优势,把名人学校办成品牌学校、老百姓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