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白自己的目标” 读博与读研不同,如果你只是想提升学历,那硕士就足够了;但如果你希望在这个领域深入下去,希望将来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或者希望在今后的人生中有个好出路(比如进入学术界),那么读博就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了。
在决定读博之前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个方向感兴趣,这个研究方向是否有继续做下去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还不如早点转行!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学术圈子的限制而无奈选择了某个研究方向(也许是因为导师的兴趣所在,也许是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不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这时候也不要灰心,毕竟选择总是大于努力!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实力,再冷门的专业也能“冷”出个花样来!所以,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要具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现在读博越来越热,随之而来的是申请人数和录取人数的增加,加之国内高校对于博士的扩招,使得很多博士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可能三年拿不到博士学位,有的是为了拿学位不得不从事与自己本专业无关的研究工作...总之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是无法想象其中的曲折和苦痛的。
但是,请相信,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解决它,你才能收获它带给你的惊喜!所以,要拥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为自己设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们。不要担心前方的困境,勇敢的迈步,也许就能踏出一片新的天地! 最后,我想说,无论读博与否,人生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想,就可以为之努力奋斗,不管结果如何,每一个过程都是你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愿你能早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博士教育的质量和特色,是衡量大学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家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前途。随着社会的发展,博士生培养任务越来越重,培养质量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是博士生导师以及院系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博士生导师的水平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加强对博士生导师的管理,提高博士生导师的素质与水平,是目前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博士生导师的素质和水平,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对博士生导师的职业培训。导师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使导师尽快胜任导师工作,熟悉导师工作的性质和规律,不断改进导师工作方法,提高导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应实行培训上岗制和试岗制度。有条件的高校还应组织博士生导师作导师工作实习。
第二 ,要加强博士生导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导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以身垂范等内容。在博士生导师任职期间,导师不仅在学术上对博士生进行指导,而且在思想上、学习和工作方法上对博士生进行引导,并在社会活动中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博士生,对博士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博士生导师应成为“导师治学、导师治教、导师治身”的楷模,应能对博士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第三 ,要加强对博士生导师自身素质的培训。导师素质包括导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导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博士生导师的博士生导师在导师任职期间应继续接受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博士生导师在职做博士生导师的博士生导师或国外进一步进修学习。没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使博士生导师在任职期间能继续学术成长,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