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什么学院?
西北大学共有23个院系,86个本科专业。 其中,70多个专业隶属于4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
16个专业隶属于1个专门科目(特种医学——生物工程);
15个专业隶属于5个学科门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这四个学科门类和五个专门科目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中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 学校还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
一、4个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 二极学科:
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四、特殊推荐:
五、其他(重点实验室等)
西北大学物理学院始于1907年陕西师范馆的理化科目。1954年西北工学院主系列转陕西省管理,1955年并入西北大学,成立理科。1958年原西安师范学院物理系并入,组建西北大学物理系。1996年撤系建院,成立物理系与天文学系,1998年与信息科学系合并更名为科学技术发展学院。2000年与现代技术系合建西北大学现代技术学院(现博亚app),2006年科学技术发展学院独立建校本部运行,2017年更名为物理学院。
学院以物理学和天文学为主干学科,下设物理学、天文学2个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凝聚态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基础物理教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固体物理与量子电子学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精密测量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物理学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教学水平评估中,物理基础理论教学、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博士点和凝聚态物理博士点等全部优秀。
学院现有教师48人,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有双聘院士、教育部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学院在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自旋电子学与磁性材料、声子学和热电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在教学方面,承担面向全校理工农医文管的数理化基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建设,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陕西省科学技术特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学院有良好的图书与资料、先进的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现代化的网络教学信息平台,与国内外数十所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关系,与港澳台地区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多次举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本科设有院士班和创新实验班,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与韩国延世大学联合培养(免学费博士)。本科生毕业后可出国深造,或推荐免试攻读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部分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攻读硕博连读学位或赴德国、加拿大、韩国合作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历届毕业生受到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华为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字节跳动公司及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好评。